4月12日13时许,@百姓关注 发布消息,广西外国语学院一名学生称学校强制要求学前教育专升本的学生到深圳实习,参与流水线工作。
广西外国语学院工作人员回应实习属于本科教学培养方案里面的实践实训课程,目的是实现产教融合,学生可以自己选择。
该校就业处回应,非强迫,自愿选择。
一、数据概况
12日13时至13日6时,关于“广西一高校回应被指强迫学生实习”的全网信息量2503条。
从稿定公关舆情系统信息走势图可以看出,12日13时许,@百姓关注发布相关消息后,逐渐引发网民关注。
相关话题#广西一高校被曝送学生进厂打螺丝#于12日15时许登上微博热搜榜单第五位,16时信息量达到峰值691条。
随后,全网信息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从关键词云可以看出,“学生”“广西外国语学院”“强制要求”“流水线”等为事件关键词;
“强制”“强迫”“压迫”等词反映出网民对“高校”的“回应”内容表示“质疑”;
还有部分网民呼吁“教育部”进行“走访调研”,严查此类现象。
根据地域分布图可以看出,事发地广西的信息量位列第一,说明该事件在当地引发广泛关注。
二、舆论观点
1、舆论对校方“自愿”的说法表示质疑。
“不去电子厂扣学分不给毕业是吧”
“所谓的自愿,就是你不去我不给你毕业证”
“拿毕业证学分压迫学生”
“非自愿去的都不给发毕业证”
2、舆论猜测学校与劳务派遣单位有利益关联。
“用别人的劳动成果实现自己的发财之道,这可真是发财有道啊”“你打螺丝越厉害,校长买宝马就越快”
“一般这种学校都是和劳务派遣有勾连的,沆瀣一气,赚得盆满钵满”
“抽成介绍费一批学生上百万了都”
3、舆论呼吁相关部门深入调查此事。
“严查一下吧,学校绝对有大问题”
“这个学校已经不是第一次挂着羊头卖狗肉,学费出了名的贵,到头来用毕业证卡毕业率,强迫学生去校企合作的单位实习,国家教育局是时候出来整顿一下了,支持严查”
三、研判建议
本次事件中,网民对高校回应“自愿”产生质疑,并认为高校与劳务派遣单位是否存在利益关联,校方的公信力及美誉度受损,具有一定的舆论风险。
对此建议:
一是相关部门需针对舆论质疑点进行深入调查,及时、详尽的通报调查结果,避免谣言的滋生;
二是多部门对高校学生实习过程进行监管,强化了问责机制;
三是相关部门进一步畅通政策咨询与情况反映渠道,结合教育督导、劳动保障监察等开展专项排查、重点抽查。
“稿定公关: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
下载地址失效请联系在线客服或微信:jimmy5448;phone:13391895448反馈,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