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15时许,@四川观察 发布消息,博主@superB太 自带电子秤逛成都夜市,发现不少摊贩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成都市监局回应,目前已开展调查工作。
一、数据概况
30日15时至31日6时,关于“成都市监局回应摊贩缺斤少两”的全网信息量1397条。
从稿定公关舆情系统信息走势图可以看出,30日15时许,@四川观察 发布相关消息后,迅速引发网民关注。经@老板联播 、@正观视频 等转发扩散,30日17时信息量达到峰值358条。随后,全网信息量呈下降趋势。
从关键词云可以看出,除“缺斤少两”“成都”“摊贩”等事件关键词外;“欺骗消费者”“欺诈”“消费维权”等词反映出网民认为“摊贩”行为“构成欺诈”,支持“消费者维权”;“管理机制”“处罚”“严查”“专项整治”等词汇被频提,反映舆论呼吁“市场监督管理局”“介入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
二、舆论观点
1、舆论反映缺斤少两现象普遍存在。
“缺斤少两成为普遍现象”
“成都路边摊卖水果蔬菜的,称不准是普遍现象,被坑了多次了”
“遍地都是缺斤少两”
“平时怎么不调查调查”
“市场监督管理局是在办公室监管吧”
“老百姓干了市场监管的活,市场监管平时都在装死中”
“希望监管部门不能天天在办公室喝茶,要时常出去作为一下”
“市场监管局形同虚设”
3、舆论建议相关部门完善相关处罚机制,加大处罚力度。
“希望有关部门加大惩罚力度吧”
“就是因为处罚的力度过轻,权衡利弊之下才会铤而走险,当处罚高于利益,就不会有人去触碰,就不会有人铤而走险”
“采用领导追责制、摊贩实名信用制和加大处罚力度”
三、研判建议
本次事件中,“摊贩缺斤少两”涉及民生议题,网民负面情绪较高,部分舆论质疑当地市监局监管不力,其公信力受损,舆论危机较为突出。
对此建议:
一是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应积极调查是否存在“缺斤少两”等现象,并详尽的通报调查结果,挽回舆论印象中“不作为”“形同虚设”形象;
二是监管部门定期开展计量监督专项检查,严查“缺斤少两”等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三是执法人员需对经营者宣传计量相关法律法规和诚信计量理念,向消费者宣传计量防作弊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经营者的诚信经营意识和消费者的计量防作弊能力。
“稿定公关: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
下载地址失效请联系在线客服或微信:jimmy5448;phone:13391895448反馈,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