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夏灵武万亩林场主跪地求供水的一幕在网上热传:树木被煤矿“断水”面临枯死,干涸的土地、光秃秃的树木,以及面容黝黑的林场主脸上悲愤而又绝望的神情,让人十分怅然。
伴随着这段视频传播,林场主孙先生的更多往事被人所了解:他叫孙国友,原本是个包工头,为了植树治沙,他在2003年承包了万亩荒沙滩,中央和地方多家媒体都曾报道过他的事迹。
但时至今日,为治沙奉献了一生的他,却只能跪地崩溃大哭。此事已不仅仅是民事纠纷,而是上升为一种公共事件——公众不仅想看到此次事件的症结所在,还想看清楚当地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真实态度。
孙先生公益植树21年,前后投入1000多万,2003年他和妻子一起去宁夏沙漠种树,花50万元承包了50年当地1.8万亩荒漠,2019年时已植树覆盖1.5万亩。
女儿大学毕业在世界500强工作,孙国友多次劝导一起植树,如今已成“沙二代”。
曾是千万富翁,原本可以高枕无忧享受生活,如今63岁的他却在跪地祈求。为了植树,他几乎是众叛亲离,搭上了半辈子的积蓄,吃尽了苦头,还要饱受陌生人的嘲讽和白眼,这当中的艰辛,没人能比他体会更深。
“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样的口号耳熟能详。因为植树治沙,孙国友收获了网友的普遍赞誉,其跪地求水的视频更是引发了大量同情。当此之时,真正值得追问和反思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何以成为悬而不决的公案?
所有这些,都需要当地依法加快调查进度,以公开透明的程序消除公众的疑虑和猜忌。当然,由于当前事实真相还不明朗,调查还在进行,我们也应该保持客观理性姿态,不脑补,不搞“阴谋论”,让最终的调查结果说话。
孙国友曾说:“每个人追求的财富都不一样,对我来说,这些树就是我最大的财富。”
年过六旬的治沙英雄孙国友,不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为了这个国家的生态环境苦苦坚守了二十余年。
如果这样的人都得不到尊重和支持,那今后恐怕也没有人会为了祖国牺牲自我了。
那不只是他的林场,不只是他的树木,不只是他的绿洲。
这些种种都在守护着我们共同生活着的土地。不论是贫困、富裕,它都将带来春日的希望,带来我们赖以呼吸的氧。
当前,各方已高度关注此事,期待涉事相关方能以实际行动来阐明这样的态度——在生态环境上算大账、算长远账,更不要让爱国奉己者绝境心寒。也希望此事能尽快解决,毕竟万亩林木等不起。
“稿定公关: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
下载地址失效请联系在线客服或微信:jimmy5448;phone:13391895448反馈,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