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创建:要“三思而行”,不能“一哄而上”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围绕支持经营主体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市场服务质量等9个方面,提出30项主要任务。这一利好政策的出台,对释放旅游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必将掀起新一轮旅游创建热潮,提升新一轮旅游高质量发展实践。

图片[1]-旅游创建:要“三思而行”,不能“一哄而上”-奶油果社区

“危机与转机同在,风险与风景共存。”在旅游业迅速回暖、强势复苏、稳步向好的大背景下,更要正确面对客观存在的困难和诸多问题的挑战,对提升计划的贯彻与执行,特别是在旅游创建方面,不妨“换个角度”择其善者而从之,切实做到“三思”而后行:

一思:“出处”何其多?仅是丰富优质旅游供给与改善消费体验方面,入选现有创建案例的就颁发了2504块国家级奖牌:5A级旅游景区318家,旅游休闲街区111家,乡村旅游重点村1597个,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43个……仅仅一个提升计划,透过“冰山”一角可以想象:现有国家层面的旅游创建何其多?现有省市级配套和自行设立的创建又何其多?后续三年涌现的各层级创建又将何其多?其实,数量并不代表质量,创建并非多多益善,客观规律是牌子多了“含金量”也就少了,精益求精才是最佳抉择。

二思:“用处”何其少?首先,对创成者来说,缺少有力的后手。不少地方奖牌到手就缩手、奖金到手就歇手,导致产出项目难以孵化,引导资金难以升值,先发优势难以彰显,后发效应难以体现。其次,对未创者来说,缺少有效的推手。毕竟创建是各显神通,能“过海”的也就少量的“八仙”而已,“望洋兴叹”的是大多数,“泥入大海”的是绝大多数。“硬件”拿不出手,“软件”凑不出手,只能对创建“拱手相让”“袖手旁观”,创建示范带动难以形成规模辐射效应。再次,对主管者来说,缺少有力的抓手。提升计划也好,品牌创建也好,旨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但在政府及部门的高质量绩效考核体系中,没有旅游指标列项更没有具体分值。就连“出游人次”“旅游收入”等刚性指标都没有单独列项,“指挥棒”顾及不到的地方,所有“一哄而上”都显得苍白无力。

三思:“去处”何其在?旅游不是一个筐,要盖好“盖子”不能啥都往里装。一会儿文旅融合,一会儿体旅融合,今天与工业结合,明天与农业结合,这里搞科技旅游研发,那里搞教育专题游学,最后“旅游不是旅游”只剩满满的鸡肋之筐、负重之筐,成为一种形式,成为一种债务,“四不像”的多向奔赴永远到不了旅游想要抵达的“远方”。旅游不是一个筐,要兜住“底子”不能啥都往下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自2019年9月25日创建伊始,截至2020年12月12日,先后表彰两批计168个县市区,第三批次至今未见下文。像小猴子掰玉米一样,装了又要扔最后只剩下一个空筐,成为笑话成为闹剧。总之,创牌与不创牌,旅游都在那儿,抓“硬着子”的过程比“撑面子”的结果更重要,高质量的发展比高大上的评选更重要,惠民惠企的实惠比创建创牌的虚绩更重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